初夏的虎壳,风景秀丽,风景如画,瓜果蔬菜飘香。

走进宁德市蕉城区湖北镇下楼、新厝、黄柏等村,一幅幅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多彩画卷尽收眼底。 田野里,猕猴桃、葡萄、多汁的桃子、翠梨挂满枝头,果农们忙得不可开交; 稻田里,农民们正忙着插秧……

近年来,湖北镇坚持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主线,着力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企业化“五化” ,不断深化和优化品种布局,扩大优势产业规模,积极培育和扶持新兴产业。

雷文做直播带货。黄正平摄

生态让农业更美

6月10日,在位于湖北乡下楼村的宁德市呼兰家庭农场,农场主黎智英正在给猕猴桃套袋。 “我正在种植“烟培1号(16A改良品种)”、“烟培2号(金燕改良品种)”和“烟培10号(银杏)”三个优质猕猴桃良种。约15亩。2019年初产期亩产250公斤左右,亩产可达1万元以上。今年猕猴桃进入盛果期,预计亩产达到1000公斤,预计亩产可达4万元。” 黎智英说。

“去年,猕猴桃的平均价格是每公斤40多元。” 李智英得意地说,“猕猴桃靠什么变身价翻倍?有机光照,我的猕猴桃种植实现了纯生态栽培,施有机肥,苗期全程人工锄草除草,保证无污染、无化肥、无污染。”种植过程中添加的杀虫剂。”

湖北镇地势较高,干湿冷热明显,早晚温差大,雨量充沛。 据雷文介绍,2016年,安发通过子公司引进优质猕猴桃苗木15亩,公司全程提供技术指导,推动改良、标准化、商品化种植。 今年年初猕猴桃品种,新厝、久厝、家底、福山等村抓住机遇,采取“公司+基地+家庭农场(农户)”模式,大力推广猕猴桃新品种种植。 截至目前,全镇已种植高山晚熟猕猴桃1040余亩猕猴桃种植条件 不断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多彩画卷尽收眼底,高山优质1000亩晚熟猕猴桃种植基地初具规模。 “

再过10多天,湖北的桃子、葡萄就可以采摘了。 在湖北镇华英家庭农场,新来的职业农民姚芳华正忙着为桃树间苗和果园除草,为游客的到来做好采摘前的准备。 准备。

“今年桃子产量高,想给桃树搭个支撑架。因为桃子最怕遇到大风,有了支撑架猕猴桃种植条件,抗风效果明显。” 姚芳华说道。

据了解,华英家庭农场是省级家庭示范农场,占地面积105亩,种植着甜桃、翡翠梨、生姜、柿子等10余种农作物。 目前,家庭农场已带动50余人就业。 姚方华还与周边果农分享了试验成功的优良果树品种、农场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更多果农增产增收。

呼兰家庭农场、华营家庭农场只是湖北镇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湖北镇全面推进优质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带动群众发展食用菌、名优瓜果、反季蔬菜、花卉苗木、铁皮石斛等名贵药材、畜禽养殖等。家禽养殖、黄鳝养殖等,带动群众增产增收。 全镇有合作社43个,家庭农场6个,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约7000人。

“借助生态优势和科技,让农业更美。” 姚芳华表示,科技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为现代农业带来了动力。

湖北镇生态农业园。黄正平 摄

猕猴桃种植条件 不断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多彩画卷尽收眼底

融合让产业更强大

“虎壳目前拥有猕猴桃、草莓、葡萄、翠冠梨、水蜜桃、东魁杨梅、红美人柑、禾柑、百香果等10余种特色水果,其中大部分为晚熟品种,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采摘,带动了农业旅游的发展。” 在湖北镇千亩精品生态农业园,该镇农技站负责人林少灿笑着告诉记者,近年来,湖北镇生态农业园突出农旅融合发展。使农业产业链越做越大。

据了解,湖北镇生态农业园先后流转土地1000余亩,建设银耳农业基地、铁皮石斛种植大棚、草莓育苗大棚、“阳光玫瑰”品种葡萄大棚、蘑菇种植大棚等。 通过与科研院所(公司)合作,引进优质晚熟猕猴桃、葡萄、高山蔬菜等,进行品种改良和结构调整,打造以休闲、餐饮接待为主题的休闲中心、生态农业观光、自驾游、自助采摘等农业旅游区。

“目前,虎壳正在全力推进省重点项目室内滑雪场项目。该项目集娱乐、休闲、外展培训、体验于一体,带动当地“冰雪”等冰雪产业快速发展。和冰雪比赛”、“冰雪训练”和“冰雪旅游”。年接待游客可达10万人次,并可与当地特色农业相结合,借力发展虎壳旅游,助力振兴乡村。” 虎壳镇党委副书记黄正平告诉记者。

近年来,湖北镇突出“休闲农业+旅游”,突出农业特色,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同时,在抓好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企业化“五化”的同时,全镇形成了以山果、蔬菜、畜牧、粮食、特色农产品为主的区域。加工、休闲观光、民间艺术。 等农副业发展格局,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并立足资源特点,发挥区位优势,突出农民主体地位。

种植户李志辉在自己的猕猴桃基地采摘猕猴桃。黄正平 摄

“科+”让农民更富

湖北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作为库区移民新村,用好移民救助资金,建设标准化大棚,支持沃丰野生食用菌发展香菇。

日前,记者在沃丰野生食用菌大棚内看到,数十名菇农正忙着采摘、包装,将新鲜香菇发往江苏连云港。 “今年要接种45万桶香菇棒,香菇日产量将达到3万多斤,产量比去年翻一番,年收入有望达到500万元。” 合作社负责人黄祖洛脸上挂着笑容。

近年来,湖北镇结合当地发展实际,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采取“村支部+公司(合作社、家庭)”等符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农场)+农民”,带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攻坚。

在香菇种植基地,梅河村党委书记林长碧正在对村民进行香菇采摘技术指导。 “过去,梅河村的村民主要以务农为主,没有产业,村民的收入都是靠打零工维持的。村子要发展,村民要致富,就必须寻求发展,想办法猕猴桃种植条件,推行整村推进模式。” 林长碧解释道。

通过“村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梅河村吸纳了村民到基地务工,为全村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 据初步统计中国猕猴桃,梅河村目前种植香菇80万株,湖北镇种植香菇已达400万株以上,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

乡村振兴和产业振兴是关键。 今年,湖北镇还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实践“4+1”产业振兴发展思路,即推动黄家甑生产、黄酒酿造、产业振兴建设高山食用菌种植基地,打造1000亩优质猕猴桃产业园。 加快发展以湖北香水海度假区和九北路红色旅游为核心的农旅文旅一体化乡村旅游产业。

“通过这一理念,能够真正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扩大经济总量,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使我国农产品质量效益上一个新台阶,走上经济增长的道路。” 发展的快车道。 农民富了,村就兴了,镇也就强了。”雷文说。

赞同(0) 支持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