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莓’中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含量已远超普通草莓的平均值……”12月12日,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第二届花莓采摘活动在开幕式上举行季末,张震院长现场公布了华西草莓指数,并对各项理化指标进行了科学解读……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不断擦亮产业发展中的科技成色让小小的草莓变身“致富果”,脱贫攻坚后,贵州坚决巩固扩大脱贫成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描绘乡村振兴新局面。 其中,贵州在产业发展中不断提升科技素质,把草莓、猕猴桃等小果子变成乡村振兴的“富贵果子”。

“我用心种kiwifruit网,你放心吃”

花溪,素有“处处真山真水”之称,是贵阳市郊一处山清水秀的旅游胜地。 如今,草莓季,呼朋唤友来花溪摘草莓,成为不少贵阳人的一大乐事。

华西草莓虽然已有近40年的种植历史,但最初都是农民零星种植。 产量不高,品质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华西草莓的规模化发展。

近年来,华西着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对接,从产业入手,因地制宜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2020年,华西启动草莓产业振兴工程。

草莓产业专班负责人吴恒进介绍,依托党建联动优势,华西区与贵州大学通过校地、院地合作,建立了标准化的草莓苗木自主繁育基地。

科技的加持,为华西草莓产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在华西草莓园,草莓高架种植技术取代了传统的地面种植模式。 水肥一体化、智能测温管理系统的综合应用,让这里的草莓种植实现了全过程的绿色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猕猴桃的种植方法,大大提高了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在华西区第二届花莓采摘季开幕式上,张震院长权威解读了华西草莓为何如此美味。 贵州股份董事长代表150名华西草莓种植户郑重承诺:“我用心种,你们吃的放心!”

“品牌化”升级、“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订单化”销售、“活动化”引流……花西区打出组合拳,着力把草莓产业打造成农产品龙头,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振兴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从此,“花小莓”应运而生,成为花溪区着力打造的区域性农产品公用品牌。

为延伸产品供应链和价值链,花西区还引进新鲜草莓深加工企业,开发“花小莓”品牌系列草莓产品,先后推出草莓雪花酥、草莓红茶、草莓红糖、草莓蛋糕和其他休闲食品。 市场反应良好。

截至目前,华西草莓种植面积已达3000多亩,产值约2.5亿元,直接带动当地13万农民务工。

“水果致富”生长在“数字果园”

“龙先生好厉害,用他的方法种猕猴桃,亩产增产1000多斤……”说起变化,人称“李八木”的果农李兴祥忍不住说道竖起大拇指。

李兴祥是贵州省修文县古堡镇平潭村村民。 他家里有8英亩的奇异果。 别小看这8亩猕猴桃,最多一年就给李兴祥带来了30万元以上的经济收入,在当地堪称佳话。 由于猕猴桃种植技术规范、品质优良、经济效益高,李兴祥被当地人称为“李八木”。 他所说的“龙老师”,就是植保处副处长、修文县“三百工程”技术服务专家龙友华。 他致力于用科技的力量提升修文奇异果的品质和效益。

李兴祥所在的平潭村是修文县有名的“亿元村”。 一方人民”势头良好,2020年平潭村猕猴桃产量将达到1.8万吨,产值超过1.6亿元,荣获全国“亿元村”荣誉称号农业农村部2020年农村特色产业。

平均海拔1250米,年平均气温13.8℃,修文的气候非常适合猕猴桃的生长。 90年代中后期,修文猕猴桃由农民自愿种植转变为政府主导种植。

2014年,在京多年的卢阳春回到家乡创业,创办并发展水果种植,其中猕猴桃种植面积500余亩。 2017年,卢阳春从新西兰引进了高水平的植物枝牵引技术。 该技术可均匀分配树体营养奇异果品种,高效利用架面空间猕猴桃的种植方法,保证果园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培育优质挂果枝条同时。

借助新技术,卢阳春猕猴桃基地亩产5000斤左右,是传统种植的近一倍。 科技赋能,使修文县的猕猴桃产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如今,走在修文,“数码果园”里随处可见“相机”的身影。 这些“摄像头”不是用来防盗的,而是物联网的前端技术。 它不仅可以采集气温、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等数据,还可以采集果园病虫害情况,指导果农实施针对性管理。 拿出手机扫一扫,就能追溯一颗奇异果的“前世今生”,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嫁接”大数据后,奇异果成了“富贵果”。 2021年,修文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16.7万亩,挂果面积12万亩,综合产值达到25亿元。 现在,漫山遍野的毛果已成为当地群众稳步增收的“富贵果”。 (钟正超、洪永芳、何兴辉)

赞同(0) 支持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